許多孕媽咪在產檢時常會焦慮地問:「我明明沒吃很多,為什麼體重還是一直上升呢?」其實,懷孕期間體重增加是自然且必要的生理變化,但若超出建議範圍,可能會增加妊娠糖尿病、妊娠高血壓、難產等風險,也會讓產後恢復變得比較困難。
本篇文章將帶各位媽咪建立正確的孕期體重觀念,並提供科學化的飲食調整建議,讓媽媽吃得安心、寶寶長得健康。
不知道該如何規劃減脂飲食計劃?限時開放免費索取 7 天減脂培訓課程,幫助你打好營養基礎、建立屬於自己的飲食節奏,一步步突破減脂停滯期!
文章目錄
懷孕沒吃什麼一直胖?懷孕變胖 5 大原因
懷孕期間的體重變化,並不完全和「吃多吃少」成正比,通常會與身體內部的賀爾蒙變化有關,以下是常見的懷孕體重增加原因:
- 荷爾蒙變化:孕期黃體素與雌激素上升,會影響代謝與水分滯留,導致體重增加。
- 體液與血容量增加:懷孕後血液量平均增加約 40~50%,加上羊水與乳房組織的變化,體重自然上升。
- 胎兒與胎盤重量:胎兒、胎盤、子宮與乳房的成長會反映在體重上,這些都是健康的「必要重量」。
- 壓力與睡眠品質:壓力大或睡眠不足會影響荷爾蒙平衡,進而影響食慾與脂肪儲存。
- 飲食不均衡:即使總熱量不高,若攝取過多精緻澱粉、糖分或油脂,也容易導致脂肪堆積。
懷孕增重多少正常?孕期建議體重增加範圍
懷孕期間體重控制對於媽媽和寶寶的健康至關重要,過輕或過重都容易引發健康風險,適當的增重都屬於懷孕的正常現象。
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《孕期體重增加建議》,孕期增重建議以孕前的 BMI 為參考依據,增加 10~14 公斤為佳,並須注意體重增加速度,第一孕期約增加 1~2 公斤,第二與第三孕期每週增加約 0.4~0.5 公斤。
孕前 BMI | 建議增加體重 |
---|---|
過輕(<18.5) | 12.5~18 公斤 |
正常(18.5~24.9) | 11.5~16 公斤 |
過重(25~29.9) | 7~11.5 公斤 |
肥胖(>30) | 5~9 公斤 |
延伸閱讀:懷孕胖幾公斤才正常?懷孕體重控制 5 大原則,守護媽媽和寶寶的健康!
懷孕變胖怎麼辦?孕期 5 大飲食建議
懷孕期間不需要節食,但也不應該放縱暴飲暴食,想要確保媽咪及寶寶的健康,關鍵在於「吃對營養、控制份量」,以下提供 5 個孕期飲食原則建議給各位參考:
1. 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
每餐包含應包含全穀根莖類、豆魚蛋肉類、蔬菜、水果、乳品與油脂,並優先選擇天然原型食物,減少加工製品攝取。
2. 少量多餐,穩定血糖與食慾
孕期建議每日進食 4~6 餐,並控制每餐份量,避免過餓導致暴食,同時也要避免為了寶寶的營養而吃「兩人份」的餐點,過量的食物不僅寶寶無法吸收,也會讓媽媽增加過胖的健康風險哦
3. 減糖減油,遠離隱藏熱量
減少攝取含糖飲料、甜點、油炸與高鹽食品,避免因為熱量超標而讓體重過重,若忍不住想要吃點零食緩解飢餓感,可用水果、堅果、無糖優格作為點心替代品。
4. 補充水分與膳食纖維
每日飲水 2000 毫升以上,幫助代謝與預防水腫,並多加攝取蔬菜、水果與全穀類,促進腸道蠕動、預防便秘。
5. 適度運動,保持愉悅心情
若無醫師指示有運動禁忌,建議每週進行 150 分鐘中低強度運動,如孕婦瑜伽、快走、游泳等,有助控制體重外,也能幫助維持放鬆情緒。
結語
懷孕期間的體重變化,是身體為迎接新生命所做的準備,與其焦慮體重,不如學會與身體合作,透過營養均衡與生活調整,讓這段奇妙的旅程更安心、更健康喔!